作文网 > 名人典故 > 正文
童生试、乡试、会试、殿试是什么意思
网络整理 2017-12-01 16:51在明朝时,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,共分四级:院试(即童生试)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,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,以“四书”文句为题,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,解释必须以朱熹《四书集注》为准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童生试也叫“童试”,明代由提学官主持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,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(秀才)资格,方能进入府、州、县学学习,所以又叫入学考试。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。 本文来自织梦
乡试在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(包括京城)举行的一次考试,因在秋八月举行,故又称秋闱(闱,考场)。主考官由皇帝委派。考后发布正、副榜,正榜所取的叫举人,第一名叫解元。 内容来自dongdongliu
会试在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,因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季举行,故又称春闱。考试由礼部主持,皇帝任命正、副总裁,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,录取三百名为贡士,第一名叫会元。
本文来自织梦
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,皇帝在殿廷上,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,以定甲第。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,并不亲自策问。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第一名称状元(鼎元)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;二甲若干名,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;三甲若干名,赐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 织梦好,好织梦
转载请标注:作文网——童生试、乡试、会试、殿试是什么意思
- 上一篇:古代的武举是什么时候创立的
- 下一篇: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
- 搜索
-
- 2017-12-02刘德华自述:我的奋斗
- 2017-12-01陆秀夫壮烈殉国
- 2017-12-01钱学森:中国人为什么不能
- 2017-12-01墨子的故事
- 2017-12-01中国古代名人-曹操
- 2017-12-01中国古代名人-诸葛亮
- 2017-12-01博迪眨眼写作
- 2017-12-01球王乔丹
- 2017-12-01苏雄的傲气
- 2017-12-01陆游气吞残虏
- 2017-12-01吴宇森的电影之梦
- 2017-12-01秦海璐的成长之路
- 2017-12-01时刻铭记你的梦想
- 2017-12-01放弃是经线,坚持是纬线
- 2017-12-01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课
- 2017-12-01张艺谋向球鞋鞠躬的故事
- 2017-12-01施瓦辛格励志小故事
- 2017-12-01王宝强的成长故事
- 2017-12-01国际影星
- 2017-12-01奋斗着的青春最绮丽
- 2017-12-02刘德华自述:我的奋斗
- 2017-12-01陆秀夫壮烈殉国
- 2017-12-01钱学森:中国人为什么不能
- 2017-12-01墨子的故事
- 2017-12-01中国古代名人-曹操
- 2017-12-01中国古代名人-诸葛亮
- 2017-12-01博迪眨眼写作
- 2017-12-01球王乔丹
- 2017-12-01苏雄的傲气
- 2017-12-01陆游气吞残虏
- 网站分类
-
- 标签列表
-